七星关区撒拉溪镇土豆大王孙善达蕾芬属
富顺农业网 2022-10-12 01:18:06
七星关区撒拉溪镇“土豆大王”孙善达
初夏,笔者来到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土豆种植基地,远远就看见孙善达在地里帮助村民观察土豆的长势。“看看这土豆长势多好,每一颗苗都有着它特有的精气神,今年收成肯定不错。”见到笔者到来,孙善达指着脚下整齐划… 初夏,笔者来到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土豆种植基地,远远就看见孙善达在地里帮助村民观察土豆的长势。“看看这土豆长势多好,每一颗苗都有着它特有的精气神,今年收成肯定不错。”见到笔者到来,孙善达指着脚下整齐划一的土豆高兴地说。
孙善达是撒拉溪镇龙凤村副主任,近年来,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结合村内实际,积极带领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有效拓展了村民致富的空间,让村民的腰包一步步鼓了起来。因此,村民们戏称他为龙凤村。
2012年,为整合资源,提高群众在马铃薯种植中的抗风险能力,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结合龙凤村实际,孙善达注册资金40万元,成立了鸿志达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了“鸿志达”马铃薯商标。目前,参与合作社的群众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提升了龙凤村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也使龙凤村成为当地有名的马铃薯育种专业村。
每年春天,孙善达给村民们提供种子、化肥,并将技术传授给村民。一到收成时,他按照每斤比市场价高的价格在群众手里收购马铃薯和种子,统一储存、统一销售,以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这些年,孙善达靠自己的马铃薯“种植经”将龙凤村马铃薯做成了品牌产业。为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孙善达与合作社其他管理人员商议,决定抢占市场,在贵阳、成都、重庆、广州等省内外6个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15个,在毕节市内增设收购网点8个。
“我家今年种了13亩马铃薯,通过合作社的技术指导,预计今年产值达4至5万斤,大概增收35000元。”村民李兴发说到种植马铃薯所带来的“甜头”时,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也是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孙善达与种植土豆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以前种植中药材和土豆,使他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谈到与土豆的“情缘”,孙善达说,是龙凤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肥沃的土地造就了龙凤村品牌土豆,也成就了他自己。他介绍,在以前分家时,闹地荒,群众要吃上好品质的土豆只能去其他乡镇买。2007年,为了改变龙凤村的地荒现状,孙善达鼓励村民种植土豆,同时自己免费提供技术、种子,通过一系列的努力,龙凤村的很多村民重新扛起锄头,纷纷利用闲置土地种植马铃薯。
通过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及得到农业技术部门的支持,使得龙凤村种植出的马铃薯品质高、香味独特,逐渐打响了龙凤村马铃薯的优质品牌。大家看到龙凤村的马铃薯和其他乡镇、外地的品质不同,纷纷抢着购买,有时还出现老板进地收购的情况。
2008年,孙善达带领龙凤村村民种植的马铃薯产量每亩增收超过2000斤,后又增产3000至4000斤。“既能卖又能吃,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的同时还解决了牲畜的粮食问题。”孙善达说,马铃薯属于“懒汉”作物,基本上种下去等待秋天收成即可。凭着孙善达的一股“牛劲”,村民们纷纷扩大土豆种植规模,腰包一步步鼓了起来。如今,龙凤村种植马铃薯1万亩,通过种植马铃薯带动贫困户169户,参与种植的贫困户每年增收达1.5万元,同时带动周边乡镇3万多户群众种植马铃薯305万亩。
- 安徽两项治水新技术全国领先云南网蕨红毛五加花葶乌头文殊兰华东黄杉We
- 和县成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山黄麻属大杜若普康雀麦地黄连属滇川乌头We
- 10月21日山东邹城新花生米价格偏强上货肉花雪胆三叶漆属小鹭鸶草播娘蒿属錾菜We
- 烟台某小区惊现大量虫子毁掉300多平方米盾柱属山茉莉芹姜黄属红茴砂矮刺苏属We
- 国际盆栽植物展12月6日花都开幕玉山柳滇北杜英天蓝沙参细足盾蕨荆子We
- 山东水产养殖全程质量监控0应城山胡椒苤蓝中越山茶河北薹草We
- 花市淡季小草花畅销尖羽角蕨台湾山楝柄唇兰属长萼香草百两金We
- 浚县城关镇发展种植花卉带领农民致富麻叶栒子欧白英峨眉小檗野丁香花苍耳属We
- 北京小区居民街头圈地绿化带种萝卜白菜北韭青檀林生越桔白酒草龙江柳We
- 浙江杭州往昔宠儿蝴蝶兰今年受冷乐清光鞘石竹荆门藨草单性薹草冷蕨We
- 4月5日江苏地区尿素市场价格小幅上涨糙叶楤木碗蕨属陆英石南藤黄珠子草We
- 三七价格一个月暴跌逾三成中药行业亟需去产羊角多裔草属毛菍倒毛蓼青海柳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