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弯枝乌头

2014年山西吕梁市82农业产业化工作综述拟花蔺属

富顺农业网 2022-07-01 19:20:03

2014年山西吕梁市“8 2”农业产业化工作综述

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千方百计稳增长,凝神聚力促改革,全力以赴调结构,真心实意惠民生,各项工作稳中有为、稳中有进。为此,本报今日推出《盘点2014·年终特稿》专栏,共12篇,全面展示过去一年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新成就,以此来激励全市人民在新的一年里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取得更大的成绩。

隆冬时节,尽管天寒地冻,但我市许多农民心里却十分暖和,随着核桃、杂粮、畜牧、蔬菜、马铃薯、林下中药材、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化的长足发展,广大农民腰包鼓了,收入多了,底气足了。2014年,全市“8 2”农业产业化按照集中扶持、重点突破的原则,切实加大推进力度,在发展理念、产业培育、发展路径、机制创新、助农增收等方面均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经过两年的实践,“8 2”农业产业化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正在成为具有吕梁特色的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14年,我市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流转土地、种植大户牵头带动、市县两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各产业实施面积成倍扩大,由2013年的14.5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40.3万亩,扩大了2.8倍,建成了一批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在2014年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红枣标准化管理园由1万亩扩大到3.5万亩,并建设了1.5万亩次级管理园和1000亩富硒特色红枣园;核桃标准化管理园由2.5万亩扩大到6万亩;杂粮产业由2万亩绿色谷子扩大到8.5万亩绿色谷子、绿色大豆、绿色荞麦、绿色杂豆等多个品种;食用菌由580万棒扩大到1400万棒;马铃薯产业由岚县1万亩绿色马铃薯扩大到岚县、方山、临县共5万亩;林下经济由单纯的2.5万亩中药材扩大到林下中药材、林下黄花菜、林下豆类共13.97万亩;蔬菜产业重点支持推广了特优蔬菜和瓜类新品种新技术1.29万亩,提高了设施蔬菜产业的产量与效益。同时,注重发展特色、绿色、有机农产品,已经有汾州香、兴县黄河杂粮、山花烂漫、岚县马铃薯获得了农业部的绿色食品认证,今年在杂粮产业上开展了18个种植片区,马铃薯产业开展了23个片区的绿色认证工作。

新兴产业效益明显“8 2”农业产业化在挖掘我市传统农业产业增收潜力的同时,各县市区也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发现和积极培育适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增收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

文水县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在2013年种植800亩出口西兰花的基础上,2014年流转土地3000亩,建成了稳定的西兰花出口基地,基地全部按出口标准种植,两茬西兰花可收入1200万元,带动农户户均收入4000元;汾阳市在山东、江苏等地考察后,引进种植了芦笋600亩,亩产2700斤,单价5.5元,亩收入达到1.3万元,汾阳市计划3年内发展到3万亩,并与西银集团达成3亿元投资意向,在汾阳市建设芦笋深加工厂;柳林县依托沟门前碗托有限公司在核桃树幼林下种植大葱,亩收入7000元,种植辣椒亩收入3000元;中阳县新建了年产5000吨的菊芋加工厂,试种了3000亩,亩收入1600元;食用菌由2013年单一的平菇发展到2014年的香菇、金针菇、双孢菇、鸡腿菇、杏孢菇等多个品种,种植方式由去年的窑洞种植发展到窑洞、山洞、温室、大棚、覆土栽培等多种形式;文水县大力发展设施葡萄、交城县发展设施花卉、柳林县发展设施红枣、方山县发展设施中药材、汾阳市培育成功设施羊肚菌等,这些新兴产业的培育,拓宽了增收领域,丰富了产业内容,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014年,我市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太原“鑫特鑫”服饰有限公司在临县白文镇郝家坡村投资1.12亿元,建设年出栏4.5万只的现代化养羊基地;汾阳工商企业转产养殖业,新建了10个万只规模养羊场;由煤炭企业转型的中阳厚通科技养殖有限公司一期投资2.2亿元,建设集种猪繁育、饲料加工、粪能利用、污水处理、屠宰加工、冷鲜保鲜一体的现代化养猪场;由建筑企业转型的方山联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400多万棒的香菇菌棒加工厂。

创新经营方式。2014年,我市鼓励农户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的方式,进入生产经营领域,迈出了构建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等多元化的新型双层经营体系创新步伐。石楼佳誉养殖公司、临县鼎江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扩繁成功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技术及饲草饲料,交给农户分户饲养,保价回收,实行家庭经营;临县众资林牧有限公司由150户农户共同入股新建了万只养羊场,实行合作经营;临县鑫特鑫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40户农民入股,组建了养殖合作社,实行公司化经营。

完善联接机制。龙头企业由以前的单纯加工开始转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积极参与到基地建设、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等多个产业化环节。按照“公司 合作社 农户”、“超市 公司 农户”、“合作社 农户”等经营模式,绿色杂粮、绿色马铃薯、食用菌、林下经济产业全部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订单,产品由企业全部保价回收,全市实行订单生产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达到40多个;企业通过流转土地,扩大基地规模,农户进入企业,参与生产,获得了土地租金和工资双重收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链接更加紧密,产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交城香树林生物科技公司和文水瑞驰景田科技公司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同时又雇佣农户参与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

创新金融服务。为了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市农业部门和建设银行吕梁分行合作开展了“8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助保贷”业务,成立了助保贷工作领导组,市政府拿出3000万元助保金,临县、柳林、方山、汾阳、孝义、岚县、交城、离石等8个县(市、区)为52户龙头企业发放了2.2亿元贷款,交口、中阳、石楼、文水、兴县正在筹措政府风险金开展前期工作,前期启动的临县、柳林、方山、岚县、汾阳、孝义6个县市获得了省级助保贷奖励资金3000万元。为了加强核桃种植户抗灾能力,中阳、孝义采取政府补贴、群众自愿参与的方式,启动了3.8万亩核桃保险业务,孝义还启动了蔬菜保险,柳林启动了3万亩红枣保险,降低了枣农因裂果、烂枣造成的灾害损失。

随着“8 2”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雏形正在形成,呈现出产业特色化、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农民组织化、产品品牌化同步发展的格局,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全市6万亩核桃标准化示范园,涉及的5279户农民户均收入1.3万元,人均3000多元;5.3万亩绿色谷子亩均收入2000多元,参与的7450户户均收入1.6万元,人均4000元;林下大豆亩均增收625元;林下一年生中药材亩纯收入1500多元;1.8万头黄牛改良后,涉及的1.4万户养殖户每头牛增加收入4000元;设施蔬菜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亩均产值达到2.8万元,纯收入超过2万元,一些新的甜瓜西瓜品种亩均收入超过5万元。

来源:吕梁日报

南宁漆疮医院

西宁头皮毛囊炎医院

上海下颌角手术的危害有哪些

长春羊痘医院

天津性暴力出血医院

友情链接